September 29, 2006

::assignment 1::

  在看第一章的同時,腦中一直浮現出我一年前所讀的傳播理論中的符號學,這也剛好讓我和這本書做個比對。第二章結束後,發現這本書實在太有趣了。它說明了符號、地方、人三者之間的"三角"關係。讓我印像深刻的是它對"地理符號學"的解釋;某些符號放置在某些地方才會產生符號的意義,而符號在製作和運送的過程中是不代表任何東西的。雖然這本書的在描述理論時有點深度,不過還好的範例的幫助,增加了閱讀的動機^^




  
  因為前陣子的達文西密碼hot作者當然也hot,暑假時也把天使與魔鬼k完了。所以我也聯想到作者書中的主角-Robert Langdon。他對符號和符號的歷史背景之間的解讀令我嘆為觀止,想必這也是吸引讀者閱讀的原因之一。實體空間的語言中有提到,在一個互動的情境中,說話者、聽話者都必須了解所處情境的背景和文化,並藉由個人經驗來解讀這、那、這裡、那裡所代表的東西。Dan Brown的書都是很好的例子。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羅柏‧蘭登一樣,看到羅馬勝利聖母堂(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中的雕塑「聖女大德蘭的狂喜」(The Ecstasy of St Theresa),就知道天使所指(“Let angels guide you on your lofty quest.”)的地方就是『光明路徑』啊!^^




Referenc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體世界的語言, Discourses in Place: Language in the Material World, Ron Scollon and Suzie Wong Scollon, 呂奕欣譯, 韋伯文化國際, 2005

天使與魔鬼, ANGELS&DEMONS, DAN BROWN, 尤傳莉譯, 時報文化,200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