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6, 2007

::越寫,越聰明::


「寫」,這個過去被視為過時的能力,現在被驗證能培養出21世紀的新競爭力,所以,哈佛大學開設「新鮮人寫作輔導」訓練未來的領袖;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赫緒巴哈,要求科學家要寫詩……寫作能活化大腦,讓你寫出邏輯力、創造力、思考力!

「我的朋友叫張小明他是我難亡的朋友他有很多很多專長他的專長是跑步跑很快、跳遠跳的很遠很遠、打電腦長長說有什麼遊戲他知道很多很的遊戲他很短可以他很跑很快的。……老師一定有ㄧ問說:「他為什麼是我最今我難亡的朋友我也不知道我知道我跟他跟我是很好很的朋友所以他是令我難亡的朋友。」 這是桃園某小學五年級學生作文:「我最難忘的朋友」,這篇作文沒有標點,錯字多,內容顯得空洞貧乏、毫無思路可言。但這個小朋友是來自中產家庭,他也是民國九十年,政府推動「九年一貫」教育改革,降低國語課時數後的「產物」。

這不是唯一特例,語文能力下滑是台灣教育界普遍公認的現象。一位國小老師說:「我剛教作文時,班上有個男生,整堂作文課趴在桌上哭,因為他一句話都寫不出來。」他問全班三十三位同學「怕寫作文的舉手?」結果超過三分之二的同學立刻舉手。

作文課,成為「上刀山、下油鍋」的苦刑。

現況:表達能力衰退 從小學生到博士生,辭不達意者居多

台南縣永康國中校長楊景匡觀察到,現在數學、理化應用題文字敘述長,「學生一看字好多,就馬上說不會,或看不懂題目關鍵字,無法作答,語文不好,影響整體學習。」

不止中小學生,暨南大學資訊系教授李家同指出,有些博士生,他們的運算能力很強,但李家同卻發現,他們無法用文字清楚詮釋A算式推導到B算式之間的關係。博士生竟然無法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意思,在過去匪夷所思,現在卻越來越多,而進入職場也變成另一種讓人困擾的管理問題。

微軟全球技術服務中心副總洪志鵬說,每天有一百多封Email塞入他的信箱,他花一個多小時看完後,發現竟有三成信件詞不達意或不夠精練,甚至還要打電話再確認。

這群詞不達意者,未來能否更上層樓,留有大問號。

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曼娟將「作文力」定義為:用文字傳達思想、向人溝通說服,以及解讀世界的綜合能力。這是全球化挑戰下重要的能力。

台灣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說:「企業組織越大,員工散得越遠,大家都用Email聯絡,你語文表達能力就必須要更好。」他認為,對企業領導人而言,「文字走到哪裡,員工就在哪」;尤其在電子化時代,現代企業大量用Email、 企畫書做為溝通的媒介,對職場員工,好的寫作力,更是一張「加分券」。

作文力,簡單說,就是用文字把心中的話說清楚、寫明白。但這竟變成一件如此困難的事。

原因:閱讀大量減少 教改後小學國語教學時數銳減四成

台灣文字表達能力低落原因繁多,閱讀大量減少是原因之一。

在美國、日本、紐西蘭、加拿大、新加坡等國,近年都大幅增加語文授課時數,台灣卻走反方向。九十學年開始實施九年一貫國教課程後,國語文教學時數縮減近半,又受到英語及鄉土語言的擠壓。小學低年級的國語課,從過去每週十堂課,變成每週六堂,減少達四○%,直接影響的就是作文課。

此外,造成文字力降低的另一原因,國語日報老師俞珩觀察,現在孩子生活重心就是學校、安親班及補習,生活經驗太過貧乏,閱讀太少,「心中沒有料啊,文章當然越寫越短,沒有結尾。」

導致全面性文字力低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眾多老師都指出,「九年一貫」教改是分水嶺。今年的大學國文學測的作文,竟有高達二千一百零四人拿「零分」。這意思是有一群完全不會寫,或完全離題的孩子。在九年一貫教育政策下的第一批學子,去年開始進入大學,三年後全面進入職場,挑戰才剛開始。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童元方,曾在哈佛求學、教書十年,攻讀博士時,教授規定她每週寫一頁半的短文給他,題目不限,只為了訓練她「把一個問題說清楚」,教授告訴她寫作沒有秘訣,無非就是「You mean what you say, you say what you mean.」,意思是:「實在的說,準確的講。」

哈佛注重寫作是它傲人的傳統,據校方統計,大一新生平均一年要寫十三篇五頁以上的報告,其中四分之一的學生更高達十六到二十二篇。這還不包括隨堂課後三頁以下的十四篇課後報告(response paper)。大二時篇數減少,但長度增加為十到十五頁,到大四更達五十頁之多。而台灣大學生,即使到畢業,寫作質量可能還趕不上哈佛大一新生。

一位參與哈佛寫作調查的學生說,「如果沒有寫報告,你就會用『觀光客視角』(tourist's view)面對學習。」觀光客式瀏覽,無法深入思考,僅是把資料再拷貝一次而已。人腦成了影印機,無法將學習內化,對心智能力毫無助益。

不只未來領袖的腦袋,可藉寫作而增進,寫,甚至可打造科學家腦袋的路徑,因為它有助於啟發創造力。

當邏輯力、創造力提高,競爭力就跟著來了。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認為,現代職場常是「先識字,再識人」,文字是人與人接觸最直接的媒介,一個人文字完全顯示出他思考精細的程度,他認為,「求職者文字能力好,機會一定比別人多」。

從學校到職場,「寫」,這個看起來簡單至極的事,一個過去被視為過時的能力,現在被驗證是跨越門檻的關鍵能力。面對競爭,你想要想清楚嗎?好好重視你筆下的表達吧,因為,磨筆也能磨出未來領袖的腦袋、磨出科學家的潛力。

哈佛5大寫作智慧

1.寫-重寫-再修改:寫作沒有別的捷徑,只有一寫再寫,才能寫出精煉的文章。

2.從別人批評中得到建議:別人比你客觀,他們的批評很有幫助,透過質疑可以逼我們想得更清楚,最好有不贊同的意見,可以逼我們凸顯論點。

3.要有推論,重點及觀點:沒有重點,文章詞藻再美、文法再無懈可擊都沒有說服力。

4.要具體,推論要有充足證據,並且找出好的例子支持這些證據:如果你舉不出任何具體例證,表示你可能根本沒弄懂。

5.心裡一定要有讀者,但不要一味迎合:寫作是發展及表達你自己的觀念,不要想投其所好。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第1012期

No comments: